自2014年,银保监会批准成立全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以来,到现在民营银行经历了9年多的发展。与持牌消金公司相比,从时间上看,民营银行的发展要晚几年,但从行业分化上看,民营银行的分化程度要比持牌消金大得多。
首批成立的5家民营银行分别为微众银行、温州民商银行、金城银行、网商银行和华瑞银行。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现在看,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凭借腾讯和阿里生态,成为让其他民营银行难以望其项背的领头羊。华瑞银行成为2022年唯一净利润亏损的民营银行,而金城银行则在三六零入股之后,成为发展最快的民营银行,而民商银行则作为民营银行中的异类(企业贷占比最高),排在最后的梯队中。
5家民营银行的处境大体反映了民营银行的现状。但分化远远比看上去的要大。对民营银行来说,除了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分化,具体业务上的差别也越来越大。这或许为未来更大的分化打下了基础。
01
规模分化太明显
以资产规模来分,民营银行可以分为四个梯队——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处于绝对的第一梯队。
众邦银行、苏宁银行、新网银行构成第二梯队。
中关村银行、三湘银行、金城银行、富民银行、亿联银行、蓝海银行、华瑞银行处在第三梯队。
民商银行、锡商银行、客商银行、振兴银行、华通银行、新安银行、裕民银行则是第四梯队。
从2022年的营收看,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也是遥遥领先于其他民营银行。2022年,微众银行实现营收353.64亿元,在民营银行中一骑绝尘。根据消金界统计,2022年其他18家民营银行营收合计357.57亿元,与微众银行的353.64亿元基本持平。
净利润方面,仍然是微众银行、网商银行排前两位,但也呈现出微众银行一家独大的态势。
2022年,微众银行实现净利润89.37亿元,比其他18家民营银行净利润总和(87.76亿元)还要多。
值得关注的是,华瑞银行是19家民营银行中唯一出现净利润亏损的银行。
对此,华瑞银行解释称,主要是疫情期间居民消费及供应链业务金融需求疲软,贷款规模下降,叠加息差水平收窄,造成效益受到影响。
从资产总额、营收和净利润,都可以明显看出民营银行之间分化明显。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稳居前两位,将其他民营银行远远甩在身后。
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成为民营银行的领头羊,其实也很好理解。微众银行背靠腾讯,网商银行背靠阿里,有其他民营银行难以企及的获客渠道以及巨大的流量。而微众银行与网商银行两者之间的较量也已见分晓,微众银行盈利能力明显强于网商银行。
而透过表现各异的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我们则可以看到,2022年民营银行更多差异化的发展表现,比如——
三湘银行、亿联银行、华瑞银行营收增速为负。
新网银行、三湘银行、华瑞银行净利润增速为负。
华瑞银行无论是营收还是净利润,下降幅度都很大。
三湘银行营收和净利润双降。
新网银行净利润增速下降明显。
表现最亮眼的是天津金城银行,2022年,金城银行营收同比增长146.54%,净利润同比增长893.18%,营收增速和净利润增速都位居民营银行首位。
金城银行如此快速的增长还是要归功于三六零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六零”)。
2020年,金城银行引入了三六零作为战略投资者,持股比例为30%,三六零成为金城银行的大股东,自此金城银行开始数字化转型。在2022年年报中,金城银行称“全面完成”了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金城银行主要发力小微贷,拳头产品为“金企贷”,2022年,力推“金企贷”、“金科贷”、“专新贷”,累计放贷超过了1000亿元。三六零的加入对金城银行的带动还是十分明显的。
无论是从领头羊微众银行、网商银行,还是快速增长的金城银行,都可以看到股东背景是民营银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背靠互联网巨头的民营银行,在渠道、流量、资金上都有很大的优势。
02
资产结构的分化
从2022年发放贷款和垫款量来看,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同样处于第一梯队——
微众银行发放贷款3232.95亿元。
网商银行发放贷款2281.93亿元。
不过两者之间差距也比较明显,2022年微众银行比网商银行多发了将近1000亿元的贷款。
同为头部互联网民营银行,微众与网商的分野还不仅仅在规模上,在资产结构上的分化也越来越明显——
微众银行个人贷款占比为55.98%,企业贷款占比42.15%。
网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为84.16%,企业贷款占比15.84%。
而在个人资产类别上,微众银行主打个人消费贷,网商银行则主打个人经营贷。
2022年,微众银行的个人消费贷占所有贷款的52.02%,个人经营贷仅占3.96%。
而网商银行,2022年个人消费贷占比清零,个人经营贷占所有贷款的84.16%。这应该与蚂蚁集团旗下的个人消费贷都逐步由蚂蚁消金承接有关。
据消金界了解,2022年,微众银行将信贷资源向小微市场主体倾斜,约60%的当年表内贷款增量投向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
可以看到,在资产结构方面,微众银行在小微企业贷和个人贷款的占比上还是比较均衡的。
虽然规模与微众银行、网商银行差距明显,但在结构上,众邦银行也比较平衡。
截至2022年末,众邦银行对公贷款182.92亿元,个人贷款199.13亿元。企业贷款中,众邦银行累计投放普惠小微企业贷237.45亿元,惠普小微贷余额124.76亿元,普惠小微贷占比较高。
苏宁银行与中关村银行个人贷与企业贷结构也比较均衡。
截至2022年,苏宁银行个人贷款占比51.7%,企业贷款占比43.95%,中关村银行个人贷款占比46.78%,企业贷款占比53.22%。
据消金界了解,苏宁银行在个人贷款方面,与百度、蚂蚁、美团、携程、360、京东等大的流量场景平台合作,2022年,全年投放个人消费贷809亿元,余额291.56亿元。
这也更说明了,民营银行在渠道上对互联网平台的依赖——股东有互联网资源就用股东的,股东没有也要寻找其他互联网平台合作。
除了微众、众邦、苏宁、中关村这几家银行,其他大多数民营银行和网商银行一样,个人贷款占比特别高,尤其是新网银行——
网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84.16%。
新网银行个人贷款占比94.95%。
亿联银行个人贷款占比92.86%。
蓝海银行个人贷款占比87.91%。
华通银行个人贷款占比92.5%。
锡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80.38%。
客商银行个人贷款占比71.65%。
三湘银行个人贷款占比72.47%。
华瑞银行个人贷款占比65.78%。
民营银行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服务小微。虽然所有民营银行都在年报中标榜自己普惠小微贷的成绩,但至少目前看,这里的小微更多的还是指向个人。
对根基比较薄弱的民营银行来说,发展个人贷要比发展企业贷来的更快。
以客商银行为例,2022年,客商银行对资产结构和业务方向做了比较大的调整,加速了向个人资产业务的转型,发力线上资产业务。
据消金界了解,客商银行牵头与新网银行、众安保险、奇富科技等机构合作,开展线上个人消费贷、个人经营贷。
2022年,客商银行个人贷款达99.53亿元,较年初增加了55.24亿元,增幅124.75%,个人贷占比由年初的43.76%提升至71.65%。
客商银行比较能反应目前大多数民营银行的发展模式——助贷、联合贷、自营多种模式同时发展。
在互联网贷款监管整顿的影响下,银行开始更加注重自营能力的建设,纷纷推出自营产品。
以亿联银行为例,亿联银行有两大消费金融产品——“亿联易贷”和“亿贷”。“亿联易贷”是亿联银行与其他中小金融机构开展联合贷,是亿联银行的拳头产品。受互联网贷款监管的影响,亿联银行打造了自营品牌“亿贷”,用“亿联易贷”保持资产规模和收益,用“亿贷”培养自营业务能力。
目前看,大多数民营银行的自营产品,在规模上还难以补位,主要作用还是锻炼积累银行的自营能力。
最后在资产质量方面,整体看,民营银行的资产质量还不错,不良贷款率并不高。
截至2022年,19家民营银行中,网商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高,为1.94%。网商银行解释称是因为疫情的冲击,而从我们前面的分析看,资产结构过于单一也许是网商银行不良率最高的根本原因之一。
标签: